論文摘要:
近代的台灣醫療史,1865至1895年稱作「宣教醫學」期。來自英國長老教會的宣教士馬雅各醫師,在南台灣創設首座西式醫院–「新樓醫院」(1865年)。後來在北台灣的「馬偕紀念醫院」(1880年)與中台灣的彰化基督教醫院(1896年)皆隸屬於長老教會。這是台灣慈善與醫療照顧的雛型。而台灣第一座天主教醫院於1949年在高雄建立。根據「台灣教會醫療院所協會」統計至2012年底共有27個會員醫院遍布全台各地。
1970年代佛教的醫療服務由台灣東部(相對偏遠的地區) 開始,「佛教慈濟醫院」迅速的發展,目前增加至全台共六家醫院,是繼長老教會後第二大宗教醫療服務系統。宗教相關醫療院所的總病床數佔全台灣相當可觀的數量。
「宣教醫學」期,宗教醫院與「醫療傳道」的使命是一致,亦即醫療服務與傳教為主。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期,台灣的政局與經濟動盪不安,無論是醫療從業人員和物資皆仰賴國外。此期間台灣沒有正規的醫療教育系統,傳教士醫師則扮演重要角色,此外他們也培育少部份當地的醫師與護士為宗教機構服務,一直到日治時期這個情況才有所改善。
台灣在日治時期(1895-1945年)開始建立正規的醫療教育系統、公共衛生系統以及「公醫」。「公醫」是殖民地政府為提供醫療人力資源及良好的衛生系統而設立,以改善與防治傳染病發生。在此期間由宗教團體所提供慈善醫療服務則相對被抑制。
台灣政府(中華民國)自1950年代開始醫療保健制度,從1956年開辦勞工保險,接著於1958年開辦公務人員保險,農民保險則遲至1985年才被納入社會保險體系。這些醫療保險制度涵蓋門診和住院醫療給付,大大保障了被保險人的健康福利。但這些保險制度僅受惠20-50%的民眾,所以此期間宗教相關醫療院所則照顧窮困民眾,以縮小醫療服務的差距。
近幾十年來台灣大環境的進步與改變,大大影響教會醫療服務:像是1995年全民健康保險的實施,全台98%的民眾納入社會保險體系;交通網絡的便利縮短城市與農村地區的距離,使醫療的可近性大大改善;大多數醫院的快速醫療服務與設備競爭等;這些因素使得台灣教會醫療服務面臨嚴峻的挑戰。本報告將討論宗教醫院未來可能的方向。
|